滕州市城鄉供水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正文

供水企業如何“注動能、增效能”?

發布作者:王馨  來源:  發布時間:2019/4/29

6月21-22日,以“改革注動能、創新提效能”為主題的“2019(第四屆)供水高峰論壇”將在福建福州盛大開幕。“供水高峰論壇”已成功舉辦了三屆,集合政府、行業、領軍企業、科研機構多方行業力量,見證并實踐著供水改革與發展之路。論壇將通過一系列熱點話題的設置和探討,以期為供水企業“注新動能、提增效能”。

當“傳統”已經不適應“當下”

無論是行業現狀還是變化中的格局,無論是百姓的“初心”還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當“傳統”的供水企業已經不適應時代,供水行業正在處于這場“動能+效能”的雙重變革之中。

“不平衡不充分”,是矛盾也是動力

黨的十九大,明確了當前及未來全黨全社會的主要工作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供水是離群眾“初心”最近的行業,然而供水行業的發展現狀還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要達到全面小康愿景,供水服務也一個都不能少。城鄉居民供水服務的不均等,部分農村供水的安全性的不充分,這些現狀讓供水行業的使命任重而道遠。

低質低價惡性循環 市場空間被擠壓

水質和水價密切相連,市場缺乏優質的水質和服務,阻礙了水價的合理提升。企業信息和成本公開的不充分,帶來了公眾信任危機。供水,本是和千家萬戶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卻因為優質水和優質服務的期望沒有得到滿足,讓社會漠視了供水行業應有的價值。

今年兩會上,“全城直飲”、“城鎮老舊社區二供設施改造”的建議被多名代表提及,體現了供水行業供給側和需求端差距上的共識。如今優質的供水市場已經被家用飲水器、瓶裝水分割。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需求,讓供水需求變得多樣化:水質需求、供給方式的需求以及服務的需求等,行業高質量的增長需要高水平的供水服務。

用戶的需求在升級,而供水企業還停留在相似的客戶提供相同的價值。

優化營商環境 是要求也是趨勢

供水行業的整體服務水平與用戶的期望還有差距,在服務流程、辦理手續、辦理時間等問題上還有提升的空間。

如上海水務局2019年1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化供排水接入改革的意見》指出,為努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提高效率、減少時限、提升服務,用戶申請供排水接入,供排水部門辦理接入時間最長不超過9個工作日。

提高用戶滿意度和獲得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是國家和地方政府近年來非常重視并且在持續推動的事,將客戶滿意度和客戶服務質量提高到與運營效率和資本項目的有效性相同的重要程度,驅動傳統供水企業的提升和增效方面的思考。

降本增效,是壓力更是動力

一方面供水行業由于歷史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冗員現象,人均創收低、流動性差,利潤率不高,甚至處于虧損或虧損邊緣,另一方面供水作為民生服務行業,供水安全至關重要,且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城鎮化的快速擴張,各地硬性投入巨大,行業整體面臨降本增效的壓力,需要開源節流精細運營挖掘利潤潛力。同時,產銷差問題一直困擾著行業一代又一代人:

對于運營型企業來說,降本增效需要管理優化和技術創新兩手同時抓,其中的組織架構調整與建設,績效考核與獎懲機制,標準化、精細化流程管理,來自不同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技術創新,又會倒逼和支撐整體效果的提升和落地,惠及每一位用戶、從業者和企業單位,良性的改革就是動力的來源。

區域聯動綠色發展 是機遇更是挑戰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是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之一。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將從根本上打破傳統行政區域的分割,點狀的城市走向連接,從而使區域內發展差距縮小,實現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均衡。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啟動,給供水行業帶來了新格局新機遇,“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海外市場,給中國供水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市場想象空間。“高質量發展”、“構建優質生活圈”等目標也給行業的提質升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區域協調融合發展,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給供水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路和契機。本次2019供水高峰論壇擬邀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傅濤博士,圍繞如何借力生態文明建設,實現行業突破為主題,與來賓分享交流。

如何破局?

新時代下,如何理清思路找到適合自身基因的改革方式,如何走出行動的誤區,整個行業一直在多方探索。傅濤多次提出:十九大以來的新時代強調的邏輯,是“黨的權利來自于人民”。供水行業的每個行為,也需要找到和人民利益的關聯點,改革的方向要從人民中賦能,從人民的角度出發。

做好服務 貼近客戶

供水面臨市場環境的深刻變化,隨著百姓生活質量的提升,用戶的需求升級,對服務越來越敏感和挑剔。

供水企業不僅要轉變原有的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還要在服務多元化、品質化、智能化、標準上做一些思考。

傅濤在2017供水高峰論壇上曾說:“沒有標準的服務行業是悲哀的。沒有標準,是服務勞務化,不能專業化的根源。”而現有的城鎮供水服務標準更多照顧行業整體,修訂周期較長,對于行業未來服務方向有一定的滯后性。對于用戶關心的同城、同網、同服務,更高品質的服務要求,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的量化標準,體現不足,所以供水行業迫切需要兩個標準,一個是能引領城鎮供水發展的高品質服務標準,一個是建立農村供水服務標準,填補空白。

為了助力供水行業提升服務績效和品質,同時在優化各地營商環境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E20研究院供水研究中心將在本次2019供水高峰論壇上推出《供水服務評級指標體系(2.0)》(意見征集稿),同時農村供水服務評級指標體系也在設計當中。

論壇上,還會圍繞企業高質量發展與公共服務的平衡統一、品質提升與需求供給等熱點話題展開交流并分享實踐。

生態化融合

進入生態社會以后,所有產業上下游都是共同創造社會價值的體系,水務鏈條在融合,水利和供水在融合,污水與供水融化,供水已經很難獨善其身。

近日中國水網對101家環保企業2018年報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供水為主業的企業中,瀚藍環境、洪城水業和興蓉環境分別是年收入48.48億、43.77億和41.59億排名靠前,同比去年分別增長15.38%,、23.52%、11.48%。

簡單分析這三家企業的發展路徑不難看出,他們在供水主業外積極通過收購、合作等手段,將業務范圍延伸至污水、燃氣甚至固廢、大氣領域,在業務版圖及產業鏈不斷擴張,達成了良好的業績。

1558920151176955.png

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在2018供水高峰論壇上曾表示:供水企業通過生態化合作優勢,不僅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同時也會打開企業的管理提升空間。

本次論壇上,還將擬邀薛濤作為發言嘉賓,講述后PPP時代中,地方水務國企如何改革迎接新機遇等話題,同時邀請行業領軍企業對國企改革出路與發力要點及上市水務企業動能再思考等話題深度對話。

創新科技 用智慧的手段降本增效

隨著市場變革的加劇,細節在競爭中的作用凸顯。供水企業需要通過管理模式調整、員工結構優化、能效管理提升等持續降低與業務相關的營業成本,保障利潤率。要建立起科學的管理機制和標準,持續不斷的創新、引入數字手段是行業普遍認同的方向。

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創新現已日趨成熟,并在不斷為整條供水價值鏈創造新的機會。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產,甚至是核心資產,數據資產及數據專業處理能力將成為水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供水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的數據積累,在智慧水務的幫助下可以發揮出未知的價值。

在運營管理方面,信息化手段的廣泛應用極大提高了供水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不論是在生產調度、設備管理、客戶服務、管網管理、等業務模塊,還是財務資金、人力資源、行政辦公等職能模塊,都可以看到大量成熟的信息系統。

供水服務將加速向智能化邁進,想象空間還包括智能應急預警及應對,智能水質監測檢測系統,智能水廠(無人或少人值守),智能客服(客服機器人),智能抄表等,越來越多的人工將解放出來,轉向服務崗位,這些人力資源將去更好的進行深度的顧問式服務,滿足更高品質的需求。

如今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已經跨界進入智慧水務領域,將大大縮短智慧水務發展周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行業迫切需要形成一個生態鏈,把數據孤島壁壘打破,讓每個系統聯動起來,發揮出大數據分析的力量。

如何精細化管理、如何利用智慧化降本增效是行業始終需要面對的課題,論壇上將圍繞供水企業管理與提質增效、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等話題深度交流并分享實踐。同時企業還可以從技術創新展示、先進的解決方案中找到適合企業的效能提升模式,整合升級產業鏈條,激活未來發展的新動能。

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供水行業責任重大。同時,這一年,新舊動能轉換的改革也正在供水行業火熱進行;降本增效、質量提升依然是重中治重。在這樣的背景下,E20供水圈層將攜手福州水務、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與行業優秀力量一起,為改革注動能,為創新提增效能。

滕州市中潤供水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地址:滕州市善國北路91號   郵編:277599   熱線電話:0632-5534111

主辦單位:滕州市中潤供水有限公司    魯ICP備09072157號   魯公網安備 37048102006147號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免费观看